2011/6/11(六)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星天牛&紅姬椿象~

2011/6/11()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星天牛&姬椿象~

爺爺帶兩各寶貝去羅東林葉文化園區走走~~當然弟弟最有興趣的就是到樹下找昆蟲…夏天到了應該差不多是甲蟲出來活動的季節了吧!

這次沒有看到攀木蜥蜴,卻被眼尖的弟弟在樹幹上發現一群紅色的*紅姬椿象*&一隻黑白色*星天牛*,這隻體型壯碩,全身黑色有光澤,翅鞘上有白色斑點,其觸角上黑白相同,像天上的星星,是馬庫白星天牛(星天牛),是台灣常見的天牛。

雄蟲觸鬚比雌蟲長,但體形比雌蟲小,前翅硬化成堅硬的鞘翅,後​​翅為膜質,很發達,能飛行,中胸背板上有特殊的發音器,與前胸背板摩擦時,會發出”咔嚓“聲。它有3對很長的足,能攀緣樹幹。 

弟弟把*星天牛*放進昆蟲飼養箱,帶回家觀察看看囉!!

*天牛*的生活史是經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屬於完全變態的昆蟲。屬鞘翅目天牛科,品種極多,全世界有 2 萬種,但皆大同小異,其生活習性差異不大。 自古以來,兒童就喜歡將其捉來玩耍,兒童玩賞較多的主要是星天牛和 桑天牛,可見它是一種玩賞價值較高的昆蟲。

天牛因其力大如牛,善於在天空中飛翔,因而得天牛之名;又因它發出“咔嚓、咔嚓”之聲,其聲很像是鋸樹之聲,故又被稱作“ 鋸樹郎”。此蟲因種類不同,體形的大小差別極大,最大者體長可達 11 厘米 ,而小者體長僅 0.4~0.5 厘米 ,此蟲最特別的特徵是其觸角極長,中國華北有一種叫做長角灰天牛的,其觸角長度可達自身體長的 4~5 倍,普通所見的天牛,其觸鬚亦可達 10 厘米 左右。 另外一個特徵就是它強有力的下巴。 天牛體色大多為黑色,體上具有金屬的光澤,其成蟲常見於林區、園林、果園等處,飛行時鞘翅張開不動,由內翅扇動,發出”營營“之聲。 天牛生活史因種類而異,多數為1 年發生 1 代或2代,有的2~3年甚至4~5年才能完成1代,在同一地區,食料的多寡以及被害植物的老幼和乾濕程度都影響幼蟲的生長發育和發生的代數,天牛的寄主範圍在各種類間亦有不同,其食性廣泛,能加害多種不同科的植物,是危害楊、柳、桑、槐、梧桐、苦楝等樹木的害蟲。

當卵孵化出幼蟲後,其幼蟲在被害樹木的木質中越冬,翌年3月以後開始活動蛀食,最初在樹皮下取食,待齡期增大後,即鑽入木質部為害,幼蟲在樹幹內活動,蛀食隧道的形狀和長短隨種類而異,多數幼蟲在樹中鑿成長4厘米左右,寬2~3厘米的蛹室和直通表皮的圓形羽化孔,在一定距離內向樹皮上開口作為通氣孔,向外推出排泄物和木屑, 老熟幼蟲在氣溫升達15度以上時常築成較寬的坑道作為蛹室,兩端以纖維和木屑封閉,在其中化蛹,5月間化蛹完成。其蛹期在各地長短不一,約10~30天,接著羽化成成蟲。成蟲羽化後啃食幼嫩枝梢的樹皮補充營養,約半個月後交尾產卵。 雌雄成蟲一生可交尾多次。一般在晴天交尾,經3~4天后約於6月上旬,雌蟲在樹幹下部的主、側枝上產卵,6月下旬至7月上旬為產卵高峰期。

天牛活動時間在各種類間也各有不同,有的在在黎明時分或白天日光下活動,中午則停息枝頭,夜間或陰雨天時多靜止不動,最活躍的是花天牛類;有的則在夜晚或陰天活動,晴天時喜歡將卵產在離地面10厘米的樹主幹上。雌蟲一生可產卵20~35粒或更多,成蟲的壽命一般為十數天到一、二個月,但在蛹室內越冬的成蟲可能達到七、八個月。

關於成蟲的食性,目前知道得不多,但已知有取食花粉、嫩樹皮、嫩枝、葉、根、 樹汁、 果實、菌類等不同習性。一般說來,花天牛類常以花粉為食。溝脛天牛類常食害嫩樹皮、嫩枝和葉。其它亞科的成蟲亦有取食的,亦有一部分可能並不取食。在同一亞科內食性的變異亦很大。

About 🐬藍色海豚JUJU🐬

◕‿◕很開心能在這地方做一個屬於我們這一家與為&宸寶貝的專屬網站與成長札記,這裡裝滿了媽咪的愛,希望這些寶貝成長點滴能永遠溫馨被紀錄,也希望小朋友可以快樂幸福的長大! 每一篇日記都是媽咪一字一句的打,匯集成一點一滴的愛,期待小寶貝長大後是一份珍貴的禮物。 ✿藍色海豚JUJU媽咪の寶貝成長點滴影片YOUTUBE網站:http://www.youtube.com/user/chuju0613 ✿藍色海豚JUJU媽咪的WordPress.com網站:.。.❤藍色海豚の小窩❤.。. https://chuju0613.wordpress.com/ ♫有空歡迎來參觀&留言♫
本篇發表於 【⚽寶貝五四三二一⚾】。將永久鏈結加入書籤。

發表留言